中x時報報導:「台9線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計畫」﹝簡稱蘇花改﹞南澳至和平及和中至大清水路段將於109年1月6日下午開放通車,加上107年2月已經通車的蘇澳至東澳段,蘇花改明年1月終於可以達到全線通車目標。蘇花改計畫,總經費528.84億元,於2011年1月動工。工程總長度38.8公里,分為蘇澳至東澳﹝A段﹞、南澳至和平﹝B﹞段及和中至大清水﹝C段﹞三路段。公路總局表示,蘇澳至東澳段原路路線曲折,為車禍肇事率最高路段,故為提高安全性,本計畫列為第一階段通車路段,已於107年2月5日通車。
由於蘇花走廊運輸系統容量不足,且花東地區之唯一的聯外公路-蘇花公路﹝省道台9線之一﹞因緊臨蘇花海岸﹝太平洋﹞闢建,路線蜿蜒,多急彎和陡坡,改善困難,每遇颱風、豪雨即時常坍方中斷,嚴重影響用路人之安全。為提供花東地區民眾往來臺北宜蘭間一條全天候、安全、可靠的聯外維生道路系統,蘇花高容易受損但是通路時順暢許多,路線以山線為主,當然負面影響很大,大自然許多生命要葬在此下,蘇花改以開山挖洞方式,就把灣來灣去山路改成一直線,而一些路段靠⋯⋯海線蘇花舊路再從山路開出一條新的,對於大自然影響較小。
然而蘇花改在未興建時,首先面臨的就是生態遭到破壞,施工期間所造成的噪音、震動、車流等衝擊,對生物將造成直接的傷害,亦影響野生動物的遷徙。而開闊筆直的公路,寬廣的公路面積,絕對造成森林邊緣效應,將增加公路鄰近區域生物棲地的日照量、氣溫及風速,進而降低土壤含水量,並提高外來種入侵的機會,生物的族群量因此減少,甚至造成物種的滅絕。而在開通之後,將帶來大量的人潮及車潮,勢必衝擊花蓮的生態環境,改變城鄉風貌,以及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而在對生態衝擊的背景資料不充足的情況下,很難想像開發單位所規劃的生態工法,例如生態植栽美化、生態池、生物廊道、老樹保護、表土保持、多孔隙之護岸與護坡工程、植栽防止飛鳥遭撞擊等措施將如何落實及達到成效。
而在地質條件最差的蘇澳到東澳、南澳到和平、和中到大清水三個路段,計畫開挖八個隧道,通過蘇花沿線地質最破碎的地帶。蘇花沿線所屬的大南澳片岩,因為受到多期的變質與變形作用,充滿了不規則的褶皺,想要在這裡開挖隧道是工程的一大挑戰。除了地質複雜不規則之外,湧水是隧道施工的另一個問題。蘇花改穿越山勢陡峭的中央山脈,猶如穿越龐大的地下水庫,從蘇花公路沿線不斷湧出的水脈就可以看出,這裡地下水層的高度遠高於路面,是否會影響淹水的問題?
蘇花改當時又存問題有三個問題:第一為永樂路堤恐對河床增加淹水風險。第二為蘇花改路線距南澳武塔部落很近,開挖隧道也許會加劇山坡落石。最後則是漢本遺址。表面來看,蘇花改可以改善花東經濟,但是如果像西部的工業區開發,一旦有大宗建設名目,周邊土地就可能得以隨之變更。換句話說,東部與西部都存有圈地炒作情況,只是一為工業,一為觀光業,那麼 花蓮農地價格就不斷飆漲,吉安、壽豐一帶農舍倍增。而地方政治人物並不放過,一舉取得開發大權。通過開發,公共預算撥款。但環評粗糙的結果,就是使得工程延宕、預算再增,而真正危險路段的安全遙遙無期。 蘇花改如通車後,大量人潮,使這些地方的地景也急速變化,地方政府的開發思維延續大規模大建設的老舊想法,且為迎合特定觀光客,興建各種大型度假村與飯店,這些情況,不僅是民間團體長期反對破壞地方特色的開發方式,同時也是一些有意識的觀光業者憂心的經營模式。 交通建設與地方發展當然息息相關。但沒有妥善規劃的交通建設,不僅為地方帶來負面效應,也將使社會大眾負擔龐大代價。漢本遺址的不斷出爐,或正提醒我們面對早年種下的錯誤禍因,唯有停下腳步,嚴肅面對,才能避免錯誤一再擴大。至於蘇花改日後會造成甚麼影響,或是有任何問題,祈望真的不會讓台灣再次受傷害?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