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徐庶的推薦,劉備知道了諸葛亮這個人,而劉備也相信如徐庶這麼優秀的謀士,還有比他更利害的人,於是劉備親自到隆中拜訪諸葛亮,然而先後放了劉備兩次鴿子,惹得張飛與關公極度不爽,但是劉備依然相信徐庶的話,第三次再來隆中,這次總算遇到了諸葛亮,也讓他感受到了劉備誠意,而此時諸葛亮也向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繼而圖取中原的戰略構想,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 無論是三國志還是三國演義,都把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賢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風亮節,具有經世濟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壯志,不但塑造諸葛亮能言善辯的本事,而且作者還賦予他呼風喚雨、神機妙算的奇異本領,然而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嘴砲功力可以說是無人能比,不管是到江東「舌戰群儒」促成孫劉聯軍,還是在兩軍對峙的陣前用嘴砲罵死曹魏高官王朗,都讓人驚呆到下巴掉下來。但根據史實記載,諸葛亮真的有這樣的事蹟嗎?其實沒有,歷史上沒有「舌戰群儒」這一段,當初說服孫權與曹操全力一戰的主要有孫吳內部的主戰派魯肅及周瑜,再加上出⋯⋯使到江東的諸葛亮推波助瀾,才成功促成孫劉聯軍,不全然是諸葛亮一人靠嘴砲就能做到的。
赤壁之戰可以說是三國故事中最經典的戲碼,其中諸葛亮與周瑜的智鬥智,更增加故事的高潮,而向曹操軍「草船借箭」是非常經典的橋段,但實際上使出這個計謀的並不是諸葛亮,時間點也不是在赤壁之戰前。在三國歷史上,真正草船借箭的主角其實是孫權。在西元213年的時候,孫權軍跟曹操軍在濡須口對峙,孫權在乘船視察軍情時,遭到曹軍的箭雨攻擊,當孫權的船被箭射到快要沉時,他急忙命令掉轉船隻,讓船的另一面承受箭矢,直到兩邊平衡後就離去。這就是草船借箭的歷史原型。
至於借東風,其實只是諸葛亮對天文氣象的靈活運用。十一月二十日就是冬至之日,按照這個規律,冬至之前,如果陰氣旺盛,在長江沿岸表現為西北風,那麼冬至之後,陽氣生長,風向則要發生變化,表現為東南風。諸葛亮知道了「冬至一陽生」的氣候變化規律,準確地把握了東風吹起的時間。因此,諸葛亮「借」到東風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於他對天文氣象的深入研究。諸葛亮能知道起東南風的日子,是他事先在江岸漁民中了解當地氣候變化的特點而知道的。當然周瑜也不是被諸葛亮氣死的。
說到空城計,蜀將馬謖失守街心亭,魏將司馬懿率兵直逼西城,諸葛亮無兵迎敵,但沉著鎮定,大開城門,自大在城樓上彈琴。司馬懿懷疑設有埋伏,引兵退去。在「三國演義」是有一回的,但是歷史中真的存在嗎?我們耳熟能詳的諸葛亮「空城退敵」其實並沒有在正史「三國志」上提到過。所以,空城計這一個「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橋段,極有可能只是作者羅貫中所虛構的情節。實際上空城計的故事是有的,但不是發生在諸葛亮的身上,而是發生在曹操的身上,是曹操和呂布作戰的時候。
諸葛亮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與發明家,是集忠、義、智、勇於一身,自三國演義起在中華文化圈內很長時間代表智慧的化身,而賦於其傳奇的一生,不管是真或假,都是讓後世的我們,一再的尊崇諸葛亮的精神!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