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小貓熊原圖卡

小貓熊原圖卡

小貓熊原圖卡

小貓熊原圖卡

小貓熊原圖卡

小貓熊原圖卡

小貓熊原圖卡

小貓熊原圖卡

小貓熊原圖卡

 
民國96年4月25日,發行了一組可愛動物郵票,主角是小貓熊?此組郵票共有四枚,外加小型張1枚,我們看看集郵報導的介紹:小貓熊屬哺乳綱食肉目貓熊科,其身體軀幹毛髮為紅棕色,四肢和腹部為深黑褐色,臉部有白色花紋與白邊圈圍的耳朵。由於森林砍伐、棲息地日益縮減,小貓熊的數量明顯減少。
而郵票圖案的內容是:「一、覓食:小貓熊擅長爬樹,惟進食多半在地面上;屬雜食性動物,取食以竹葉、筍尖、草、水果、昆蟲及小鳥等為主。二、小憩:小貓熊是夜行性或晨昏活動的動物,在較熱的白天,通常都躲在隱密、高處或陰涼的樹枝上,懶洋洋地趴著睡覺。三、嬉遊:小貓熊個性溫和,淘氣活潑,對任何事都有新鮮的好奇心,常自得其樂,嬉戲玩耍。四、搔癢:小貓熊經常整理牠的紅棕色毛髮,當牠舉起小小的後腿怡然自得搔癢時,模樣十分有趣。五、郵票小型張:圖案以兩隻小貓熊在林間悠哉好奇、漫步巡視的景象為主題。畫面逗趣可愛,尤其是右下方的小貓熊,那漂亮的尾巴順著樹幹垂放,特殊的環狀花色,在郵票版面上清晰可見。」
也許大家會認為我摸魚打混!我覺得集郵報導介紹的很好,這就好像是複習數學題目一樣,讓大家再認識這組小貓熊郵票。對於生活在台灣的人們來說,大家應該對大貓熊比較熟悉?有人會直接的認為,小貓熊不就是大貓熊嗎,只是大小而已?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兩種是不同的品種,大貓熊是屬於熊科,從外表的大小來看,就知道比小貓熊差很多,毛色更是明顯,大貓熊是黑白色,小貓熊是紅棕色,真的相差很大,從名稱上讓人誤解(雖然如此但兩者在生態習性上也出現了相似之處,像是大貓熊和小貓熊的前掌都有6指,特化的腕骨形成第6指,而這個長在腕上的第6指讓牠們增加了抓握竹枝的能力;此外牠們也都會用擦屁股這個動作,利用肛門腺來標記領地、劃定地盤)!
小貓熊的臉形似熊,體形也類似貓,也因此才會被稱為小貓熊,全身紅褐色,它們的眼睛周圍有深色的毛皮,就像面具一樣,臉頰上有白色的毛皮,所以讓人覺得特別的可愛,而小貓熊還有一個特別的地方,就是它有濃密的尾巴,是兩種顏色相間,形成九節環紋。小貓熊也是因為擁有這種美麗的皮毛,遭到人類的捕殺(小熊貓自身防衛能力差,遇到緊急情況時只會爬樹避難,很容易被獵人抓捕),再加上人類大量的開發,使得它們的生存環境遭到破壞,如今小熊貓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歸為瀕危物種。在台灣的木柵動園中,就有小貓熊可供參觀,而小貓熊也是大家到木柵動物園,熱門的動物之一,可以想見它具有的魅力!
筆者手中只有一組九枚的小貓熊原圖卡,這組原圖卡並非我所製作,在當時原圖卡的片源通路並不多,而我也還沒有很專注的製作原圖卡,只有直接的從郵商處,購買已製作好的成品收藏。此組原圖卡是由黃為恭老師所贈,片源是自然的片,攝影者是陳炳元先生,此組原圖卡的尺寸略大,而片的材質非常的不錯,片的表面是屬於亮面,九枚的小貓熊原圖卡,銷蓋首日五個地方的臨局戳,分別是郵政博物館、高雄、基隆、台北、台中,日期是民國96年4月25日(曾聽黃為恭老師演講,他都是自己親自到現場銷蓋郵戳),片圖真的很吸睛,有小貓熊在雪地上站立,在樹林中行走,在樹上爬行(或坐),各種不同的姿勢,展現出小貓熊可愛的一面,讓人由內心的喜愛!(圖1-圖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太陽公公 的頭像
    太陽公公

    太陽公公的部落格

    太陽公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