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715_01.jpg

D715_02.jpg

D715_03.jpg

D715_04.jpg

 
阿龍是一個客家的子弟,從小在家人的訓練及教導下,跟客家人一樣,就養成了刻苦耐勞的性格,當服完兵役後,就回到了老家三峽,獨自一人開早餐店,又讀書時是童子軍,所以空閒的時候就到住家附近的國中小學,教導學生一些有關童子軍的技能,深得當地人稱讚!而阿龍也跟客家人一樣,對客家人的文化,有著很深的興趣,例如自己還親自養大豬公,參加義民廟的神豬比賽(義民祭典是客家主要的信仰,神豬比賽是祭祀文化中的一環),當然這是阿龍的興趣,也是阿龍想延續客家人的傳統文化,別看阿龍年紀輕輕的,思想還是很傳統?
然而三年前,阿龍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離開了三峽來到了屏東,從此在此生根,而屏東也是台灣客家人分布的地區,大家都知道的六堆就是在屏東,來到屏東後,阿龍還是延續著在三峽的習慣,依然還養著大豬公,有空就到處參觀一些有關客家人的慶典活動,去年(2021年),阿龍就利用假日到台灣一些舉辦的客家活動地區參觀,像在苗栗舉辦的𪹚龍,就是一般人比較陌生的活動, 𪹚 龍這個𪹚字,在客家話中就是「炸」的意思,這個活動是從民國88年開始舉辦的,源自於在苗栗地區的迎龍慶典而演變而來,是一個相當熱鬧又刺激的元宵迎新年慶典,之後更將舞龍神化為「迎龍」活動,期望藉神龍帶來祥瑞之氣,帶給民眾平安吉祥,𪹚龍分為糊龍、牽龍、祥龍點睛、迎龍、𪹚 龍、跈龍以及化龍返天等七個部份,為苗栗特有的元宵慶典,與台灣其他地區的舞龍活動不同。
在屏東六堆所舉辦的祈福尖炮城,也是讓阿龍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尖炮城是客語攻炮城之意,早期六堆客家人的祖先來屏東開墾,常有其他族群來犯,於是設置類似烽火台功能的瞭望台,一旦其中一個堆區受到攻擊,就會在瞭望台點燃煙火,通知其他六堆區域的堆民,加強防禦以及提供協助,而受到攻擊的堆區,則在城上點燃鞭炮,通知區內的居民有敵人來犯,立刻動員防禦與抗敵。隨時代變遷成為結合客家人伯公(土地公)信仰之春天祈福活動。整個活動從發源地五溝水揭開序幕,五溝傳統式尖炮城的特殊之處,在於它的原味十足,單竿、單炮籠。 炮竿是由在地居民於當天清晨現採當地的綠竹,繫著以水果籃仿製的傳統炮籠,固定於基座上架設而成,完整重現百年前客家祖先的團練及鬧元宵的風貌。
臺中東勢新丁粄節,也是一個很特別的客庄慶典,客家人喜歡用在萊米製成各種米製品,客家人將它成為米粄,例如蘿蔔粄、芋頭粄、粄條、水粄、九層粄、米篩目等不同產品。客家人相信用米粄向土地公及土地婆祈求,便能順利添丁,如願後以更多米粄酬謝,該米粄供品即稱「新丁粄」。區分新生男丁或女丁,即做成「龜粄」與「桃粄」作為向神明還願的供品。新丁粄節代表客家人知恩惜福,製作「新米粄」答謝土地公、土地婆,保佑家族人丁興旺、多子多孫多福氣,為東勢年度盛事。大龜粄、桃粄,並開放擲筊求新丁粄,另有求子、求文昌、丟炮城等活動,讓大家體驗客家庒的傳統。
國姓搶成功的活動,是阿龍參觀的一個有意義的活動,這個活動源於民國90年,為了撫慰921災民的心靈與災區觀光產業,又能與地方文化結合,於是以國姓鄉與鄭成功之名結合,融入客家煞猛打拼、耕山耕田元素,展現客家「硬頸」精神,象徵南投國姓鄉的地方能量及鄉民的凝聚力。活動的早期是由各村、社區組隊報名,市區封街進行雙人扛轎接力競賽,至終點有拔旗奪標,之後演變成眾人合力扛起有鄭成功雕像的大型木轎賽跑,近幾年又改為推戰船、爬城牆奪標,模擬鄭成功自台南鹿耳門登陸的情境,優勝者代表搶得國姓爺的保佑,贏得「成功」的象徵。
阿龍真的喜歡各地所舉辦的客庒慶典,只要有那兒舉辦,他必定會空出時間到當地參觀,新的一年(2022年)到來,阿龍很希望台灣的各地客,可以順利的舉辦各種有關客家的活動,他真的希望客家文化能夠繼續傳承,也希望讓大家更認識客家文化及傳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太陽公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