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09年版燈塔郵票原圖卡
燈塔為重要之航路標識,用以指引船隻方向,對船舶航行安全深具貢獻。中華郵政公司曾陸續的發行過燈塔郵票,先前自民國108年發行「燈塔郵票(108年版)」後,中華郵政公司續以球子山燈塔、國聖港燈塔、北椗島燈塔、花蓮港燈塔及太平島燈塔為主題,發行「燈塔郵票(109年版)」1套5枚。
球子山燈塔,是一座位於台灣基隆市球子山的燈塔,於西元1956年興建,並於西元1991年後暫停使用。該燈塔塔身主體原為白色,後以國防色(綠色)為主。該燈塔是第一座由中華民國自行設計施工的燈塔。2018年4月交通部航港局完成球子山燈塔修復,外觀漆回原本白色。燈塔原為中華民國財政部關務署管理,已於2013年1月1日轉交由中華民國交通部航港局管轄。
國聖港燈塔位於臺南市七股區國聖港,又稱「七股燈塔」,西元1957年建造於網仔寮汕上,為一座塔身為白色方型木條鋼構架。但因受海岸線逐漸後退之影響,啟用沒多久就被海水包圍,爾後更遭颱風襲擊而倒榻。西元 1970 年將之移至頂頭額汕重新建造,改建成現今樣式,塔身為黑白橫紋相間方錐形鋼架結構,新的國聖燈塔高 32.7 公尺,見光距離 16 浬,後來又因海浪侵襲傾斜,相關單位再將燈塔的基座往內移至今日之處。猶如鐵塔般的外型,屹立於廣闊的沙洲上,是臺灣本島極西燈塔,守護著出海漁民。
北椗島燈塔位於金門縣北碇島山頂,西元1882年建造的北椗島燈塔,為一磚造白色圓形燈塔。與東椗島燈塔互為犄角之勢。北椗島燈塔頂端的燈器二次大戰遭盟軍炸燬,西元1947年另設三角形鐵架,西元1986年整修原塔身,燈器由鐵架移設原塔頂。北椗島東西狹窄、南北細長,在南北兩端緩緩有延伸入海的礁岩,因此漲潮或是巨風來襲時附近海域便相當危險,也因此乃有該燈塔的建造。北椗島當年國軍駐守時,改名為北碇島,而當地人民還是稱北椗島。日前金門縣文化局公告北椗島燈塔為縣定古蹟,以磚、花崗石及玻璃等建材打造,外牆塗上白漆;塔身中央有3條花崗石嵌框,是罕見使用花崗石嵌框的燈塔。
花蓮港燈塔位於花蓮港花崗山,西元1910年興建,西元1964年改建成現今樣式,為一高大的方形鐵架,原為鐵造燈桿,是以安平燈桿所移設,桿身僅高度10公尺,該燈桿高度不足,光度不強,外海船隻不易望見。西元1964年以已拆除富貴角臨時燈塔材料改建成現今樣式,塔身為白色方錐形鐵塔,塔高增高為今日的28.4公尺,由於花蓮港燈塔所在地點視野良好,因此其燈器較其他鐵塔式的燈塔小得多。也是一座不在海港的燈塔?
太平島燈塔位於南海南沙群島之太平島,太平島是我國最南疆土,位於南沙群島北部鄭和群礁西北角,周圍海岸為礁盤地形,島上派駐海巡人員,行政區域屬高雄市旗津區。又因南沙群島地理位置重要,溝通太平洋及印度洋是國際交通要道,具有石油、天然氣及漁業等豐富資源,基於強化主權宣示的目的,於是規劃設置太平島燈塔,於西元2015年完工,塔身為白色圓形鋼筋混凝土建築,為自動無人看守燈塔,現為我國最南邊的燈塔。
當知道中華郵政公司要發行這組燈塔郵票時,便開始陸續地購入有關的明信片,很幸運的能購入幾組,當然
中華郵政公司也配合新郵,分別設立了五處臨時郵局﹝基隆、台南、台北、花蓮、高雄﹞,供民眾銷蓋留念,很感謝臨時郵局的先生小姐們的用心,讓我可以製作精美的原圖卡,僅將這幾組原圖卡介紹如下:
舊城文創版是這幾年國內出現的明信片,印製的質感不錯,此次五枚的明信片分別是由郭哲佑先生、劉仁志先生、李執信先生攝影,而其中太平島燈塔是由中華民國外交部提供,每枚燈塔的拍攝角度都很不錯,其中花蓮港燈塔是無法進入,加上氣候天空污雲密佈,圖面也許暗淡了一點。﹝圖1-5﹞
另一組五枚的明信片,分別是由李俊億先生、陳添貴先生、WunKai及交通部航港局提供的圖片印製,而每枚明信片後面都有該燈塔很詳細的介紹歷史,從說明之中,就可以知道該燈塔位於何處,而且印製的質感不錯。﹝圖6-10﹞
信鴿明信片一直是國內明信片愛好者最大的來源,這一組燈塔明信片,分別是由李景隆先生、花兒、余宗鴻先生、吳志學先生及交通部觀光局堤供圖片印製,此祖明信片印刷精美,圖片的燈塔拍攝的角度及色澤都不錯。﹝圖11-15﹞
迷路狐版也是這幾年出現的明信片,從明信片的圖案就可以知道,應該是從電腦抓圖、掃描放大,所以圖案並不是完美,而質感也不是很好,但還是差強人意。﹝圖16-20﹞
朋友送的北碇燈塔的早期片,從明信片的名稱就可以北椗島燈塔也可以稱北碇燈塔,此枚明信片是由顏伯仁先生提供圖片,由環球社印製,明信片後面有簡單的介紹該燈塔,明信片的圖案及角度都不錯,明信片的尺寸也略小一點﹝圖21﹞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