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76B9E0CB-1DE5-4D2C-84FD-5EB6F8186C8C.jpg

th.jpg


外電報導:全球黑面琵鷺數量首次衝破4,000隻的大關,香港觀鳥會估計,黑面琵鷺有機會短時間內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由「瀕危」降至「易危」,意味絕種風險降低。但是,觀鳥會仍強調不能忽視黑面琵鷺棲息地面對的威脅,例如有魚塘累積大量死魚死蝦,滋生肉毒桿菌,增加黑面琵鷺及其他水生動物被惡菌侵襲的機會;而魚塘被填平及用來建屋,也令黑面琵鷺棲息地愈來愈窄。
風傳媒報導:「2019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結果出爐,全球黑面琵鷺族群總數正式突破4千大關,共達4463隻,是全球遷徙鳥類保育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中華民國野鳥學會表示,其中在台灣共調查到2407隻,擁有超過半數的度冬族群,相較去年有明顯增加,但仍少於2017年的2601隻,顯示台灣的黑琵保育工作仍需要加強與持續關心。黑面琵鷺是一種遷徙性候鳥,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皮書中,名列瀕危(Endangered),1980年代族群數量曾經不到300隻。「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固定於每年一月份的冬季展開,並由香港觀鳥會自2003年起每年統籌各黑面琵鷺⋯⋯分布地區的調查工作,範圍涵蓋日本、韓國、中國、台灣、澳門、香港、泰國、柬埔寨、菲律賓等地。
台灣是黑面琵鷺最主要的度冬區,「2019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在1月26日到27日期間調查完畢,全球共記錄4463隻,台灣就調查到2407隻,占全球總數53.9%;台南、嘉義、高雄是黑面琵鷺在台灣最主要的度冬區,其中又以台南數量最多,調查到1572隻,主要集中於七股、四草地區。其次是嘉義有488隻,集中於布袋和鰲鼓濕地;高雄也有245隻,分布於茄萣、永安濕地及高屏溪口。另外雲林、金門、宜蘭皆有穩定的小族群,數量約為20到50多隻。
黑面琵鷺(學名:Platalea minor),又名黑臉琵鷺、小琵鷺、黑面鷺、黑琵鷺、琵琶嘴鷺,俗稱飯匙鳥、黑面勺嘴,台灣賞鳥人士則俗稱為「黑琵[。因其扁平如湯匙狀的長嘴,與中國樂器中的琵琶極為相似,因而得名;亦因其姿態優雅,又有「黑面天使」和「黑面舞者」的雅稱;屬於鸛形目、䴉科、琵鷺亞科,琵鷺亞科的鳥類全世界共六種,其中以黑面琵鷺數量最為稀少(已知六種琵鷺當中唯黑面琵鷺屬瀕危物種),屬全球瀕危物種類別之一。於故當黑面琵鷺在每年 1月至 3月渡冬時,東南亞觀鳥者會到處觀測關注其過冬狀況並統計數量。黑面琵鷺現時只活躍於東亞及東南亞地區。
近年因遷徙路徑上棲地消失或劣化,東亞地區許多種類的水鳥族群皆呈現下降的趨勢,黑面琵鷺在台灣的棲地也面臨不小的開發壓力,例如茄萣濕地的1-4號道路開發、永安濕地的興達電廠擴建、嘉義布袋與台南七股太陽能光電鋪設的選址問題等,都會造成黑面琵鷺棲地縮減、分割。黑面琵鷺數量增長固然是好事,但切勿因此懈怠,若忽視棲地保育,長年經營的保育成果可能會功敗垂成。黑面琵鷺是環境的指標之一,期望透過其棲地的保育,同時照顧其他鳥類或生物的棲息環境,維繫自然的生物多樣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太陽公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