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91324101_3785910288184315_1208016763373252888_n.jpg

B25902.jpg

B25903.jpg

B25904.jpg

B25905.jpg

 
中華民國85年3月23日這天,在台灣的政治史上,是一個很特別的日子,這一天是中華民國有史以來第一次總統、副總統的公民直選,也是動員戡亂時期結束後的第一次總統、副總統選舉,長久以來,在中國國民黨一黨獨大的情形之下,透過國民代表的選舉,產生的總統及副總統,從今天起,將正式的走入歷史,而台灣的民主邁進了另一個里程碑。當年的總統及副總統選舉,共有四組候選人參選,雖然當時執政的中國國民黨面臨部分黨員出走參選,但在當時發生台海飛彈危機的推波助瀾下,最終投票率為76.04%,由中國國民黨提名的李登輝先生、連戰先生當選,於同年5月20日於台北市總統府就職中華民國第九任正、副總統。
每次的5月20日總統就職日,對國家來說是有著很重大的意義?從威權時期蔣介石總統開始,再歷經蔣經國總統時期,這一天就是代表自由民主台灣對大陸宣示,台灣是一個有主權、獨立的民主國家,所以5月20日這天充滿了很多政治上的含義!然而每次總統選舉日不同,而總統就職日卻是5月20日,為何定總統就職日,定於這一天,究竟背後有什麼故事?是威權時期人為規定?還是憲法有明文規定?
這要從民國37年4月20日,第一屆總統、副總統選舉說起!根據憲法中的第二十七條規定:總統、副總統是由代表直接民意的國民大會代表提名跟選出。當年的總統、副總統選舉,是要由國民代表投票產生,而第一屆的總統參選人有蔣介石先生及居正先生兩人,看起來真的很民主,有兩位的參選人,而實際上,當時黨政軍大權一把抓的蔣介石先生,誰敢不投票給他,開票結果,果然蔣先生不負眾望,以九成的得票率當選第一任中華民國總統。
但是參選副總統的人就多了,總共有6位,分別是共李宗仁、孫科、程潛、于右任、莫德惠、徐傅霖等六人先生參選。其中前四位為中國國民黨籍,徐傅霖先生屬中國民主社會黨,莫德惠先生為無黨籍。由於蔣介石自己本身是軍人出身,因此希望在副總統人選上,能夠由文人出任,以平衡正副總統的角色形象。李宗仁出身桂系,本身擁有軍事力量,而且又多次與蔣介石不合,所以蔣介石大力反對李宗仁參選。不過,因李宗仁在對日抗戰期間頗有戰功,且於政界富有人望,蔣介石終無法迫其退選。勸退不成後,蔣中正乃在副總統選舉當中,全力支持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的兒子孫科。
經當時規定第一輪投票淘汰後剩下三位,分別是孫科、李宗仁、程潛,由於三人票數都沒過半,於是各派系就開始明爭暗鬥了。蔣介石下令黨務系統為孫科拉票又暗助程潛,希望不要讓李宗仁當選,而李宗仁桂系陣營透過媒體放黑函挖孫科的八卦,一時戰況膠著,但李宗仁的票數一直都是微幅領先孫科、大幅領先程潛。最後蔣介石看不下去,暗中逼程潛退選,李宗仁聞風決定「以退為進」也著退選,這樣一來候選人只剩下孫科一個,孫科看到場面如此難堪,也不好意思再參選下去,也宣布退選,等於所有副總統候選人都退選了。蔣介石看到這樣的情況,只好派人去安撫三方,要他們回來繼續選,但由於再度投票還是沒有人過半,最後大會宣布由票數前兩高的李宗仁與孫科舉行最終對決,最終獲得李宗仁獲得1438票,孫科獲得1295票,李宗仁當選副總統。
這場歹戲拖棚的副總統選舉從原本的4月20日纏鬥到4月29日,歷經4輪的投票終於底定。由於當時《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規定「首屆總統、副總統,於當選後二十日內就任。所以原本應該在5月10日就職的憲法規定日期就職,因為這一場亂鬥的選舉而延遲,所以就任時間也從原本的5月10日變成5月20日。所以往後的每任正副總統都是在520就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太陽公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