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467_3_01.jpg

LD018_01.jpg

台灣獼猴是母系社會
大家都知道靈長類的哺乳動物是具有高度的智慧,這類包括猿、猴與狒狒,而其中的猴子是屬於群聚而且高度社會性的動物,有家庭組織與親代照顧的行為,在家族中個體的互動頻繁,彼此互通聲氣以防禦外敵,甚至還會互相學習模仿。通常在一個猴群,是由一隻雄性猴王所領導,這隻猴王會是家族中最強壯的一隻,維護整個家族的安全,也掌握交配的優先權,並享有一夫多妻的特權。猴王的產生與階層高低的劃分,就是經由激烈的打鬥而產生,一旦猴王年老力衰,會在新的一輪爭鬥中落敗後,被逐出家族而流落異地,或受盡欺凌而傷亡。
在每隻雄性猴子的打鬥之中,最重要的武器就是壯碩的身軀與發達銳利的牙齒,一般都是年輕壯碩、驍勇善戰的勝利者爭得猴王。動物之間的打鬥行為經常藉由所謂儀式化的過程所取代,包括體型大小、力量強度、聲音威嚇、展現出長牙利爪等致命武器,通常在這個過程中,動物就已經分出高下,除非無分軒輊,才會進行真正的打架。所以,就我們所知道的猴子社會之中,雄性的猴子要成為猴王,必須打敗其它雄性的猴子,才能成為這一個組織的老大,也就是說牠是這個組織最強者!
但是大家知道嗎,在台灣特有種的台灣獼猴,我們一直認為,牠們跟世界上其它的猴子族群一樣,也是由最強的猴王所領導,而這個我們常看到的「猴王」的概念,對台灣獼猴來說,其實並不正確,實際上,根據專家的研究,台灣獼猴是屬於母系社會,也就是說,台灣獼猴的社會結構,是靠著成年雌性獼猴之間的排序來決定的,又加上是群居性動物,有相當明確的階級制度。那既然研究發現台灣獼猴是母系社會,猴王又是怎麼來的呢?雖然猴群當中還是會有核心的雄猴,但整個猴群的社會結構,並不是繞著這樣的雄猴建立的。稱呼他們為王,其實是混淆了我們對台灣獼猴的認識。在我們人類習慣了以父權為主的制度下,可能會很容易認為猴群也是圍繞著一隻雄猴為王而建立起來的,但如果研究已經顯示台灣獼猴是母系社會,我們就應該用正確的知識去理解台灣獼猴才是。
所以嚴格來說,台灣獼猴的組織中,還是有猴王存在,但並不是猴王只有享有優先交配權的公猴,通
常你只要很能打就有機會成為猴群中的猴王,可是想當上台灣獼猴的猴王,你就一定得獲得母猴的認同,而因為母猴們只喜歡菁英絕不接受只會打架的公猴,除此之外,猴王還必須抵禦外敵,也要照顧幼猴,甚至於還被要求要替母猴理毛,調解猴族內的糾紛,此外,當上猴群的猴王,並不代表就是真正的王,只要母猴們不滿意,隨時可能會叫牠下台。
在母系社會的結構中,雌猴跟雌猴之間有著通常有著嚴密的血緣關係,所以雌猴多留在出生社群,大部分的社群成員是成年雌猴,位階也是由猴媽媽傳承給女兒,因此,雌猴的位階是世襲制,如果媽媽是高位階,女兒也會是高位階,高位階雌猴母系在獼猴社群中是非常強勢的,台灣獼猴社群的每天的移動與覓食活動,大部分是由高位階雌猴所發起的,高位階雌猴為社群移動時的主要領導者。
所以,下次如果有人説,在猴子的組織中,權力最大的是猴王,我們應該都會認同,但是如果是在台灣獼猴的組織中,猴王依然是存在,但是所有的權力還是在雌猴的身上,只要雌猴有不滿意的地方,猴王還是會下台!
 
 
 
 
 
 
 
 
 
留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太陽公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