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339073_3315434421898573_5993518236164698713_n.jpg

  不是孫文,也不是武昌起義,推翻滿清的就是橡皮筋、橡皮擦的「橡皮」,現代人口中的橡膠!

  一切都要從太平洋另一端的美國說起,1908年,亨利.福特推出T型車,風靡一時,頓時全美國都在瘋「燒胎」,輪胎需求量一夕暴增,製造輪胎的原料橡膠價格也跟著三級跳,全球橡膠股價飆漲,國際一流商業城市上海也不例外;沒想到暴起之後就是暴落,泡沫化的橡膠股一夕崩盤,就這麼撼動了大清帝國的銀根!

  反觀課本上的革命領袖──「國父」孫文,卻是一個曾經「殺到翠亨村的宗教中心北帝廟,當著鄉親父老們的面前,爬上神壇,抓著北帝神像的手指,『啪』的一聲折斷」的叛逆小子!作者如是說:「想像今天如果有人跑到大甲鎮瀾宮去把媽祖神像折斷,或是到行天宮把關羽神像的耳朵拔掉,我想全台灣絕大多數人絕對不會說那是『革命』,而是『腦袋有洞』、『社會病了』、『歹年冬多瘋子』吧?」

  遙遠的福特T型車動搖了滿清的國脈──歷史,有你沒想過的蝴蝶效應;萬民仰望的國父未必如此崇高──歷史,有課本沒寫到的血肉本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太陽公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