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40685317_1675648542543844_5703739044651859968_n.jpg

 


草鴞是台灣留鳥貓頭鷹當中唯一不棲息於森林的種類,偏好丘陵地形崎嶇貧瘠、高莖芒草與灌叢雜亂叢生處,以鼠類為主要食物,被列為瀕危的一級保育類,又名「猴面鷹」。體長約35厘米,具有輝棕色心形的臉盤;眼內側具有黑褐色斑;上體為黑褐色,具有棕色或白色細點,後頸的羽緣也為棕色;尾羽和飛羽為棕色,具有若干黑褐色狹形橫斑;下體為淺棕色,尾下覆羽近白色;胸和兩脅均滿布小褐點。足強健有力,一般全部被有羽,第4趾可向後反轉,中爪有櫛緣。因人為開發干擾嚴重,使得草鴞成為目前台灣數量最少的貓頭鷹。
最近在台南沙崙農場,有人目擊了一對親子草鴞,消息傳開之後,引來各地鳥類攝影愛好者到場守候。根據台南鳥會表示,這兩隻草鴞從外型判斷應該是一對親子,幼鳥剛離巢不久,正跟著親鳥學習獵捕食物,台南沙崙農場是牠們的主要覓食區。此事快速傳開,引來各地鳥類攝影愛好者到該地點架設長鏡頭駐守和搜尋,每天從傍晚到隔日清晨。然而過多的人潮和不當的舉動都可能嚴重干擾夜行性草鴞的作息,甚至讓正在跟著成鳥學習獵捕食物的幼鳥,因為干擾而降低獵食成功的機率,不容易存活下來。而台南⋯⋯鳥會又表示,有部分攝影者為拍照播放鳥音,並持續用強力燈光搜尋拍攝,對草鴞造成很大干擾,幼鳥也可能因干擾降低獵食成功機率,不易存活,呼籲各界「愛牠,請給牠自由學習覓食的空間」,不要以過度干擾方式觀察或攝影。
台灣已知13種貓頭鷹中,草鴞是唯一在草生地棲息繁殖的留鳥。因人為開發干擾嚴重,使得草鴞成為目前台灣數量最少的貓頭鷹,估計在300隻以下。每年12月到隔年4月是牠的繁殖季節,通常天黑後才會出來活動,天亮前返回棲地休息,是典型的夜行性鳥類。由於草鴞非常不容易被發現,對於牠的生態行為仍不清楚,以往目擊的大都是誤中鳥網的個體,而且越來越少被看到。西元2008年草鴞已經被列為第一級瀕危的保育物種。
草鶚的威脅多來自於棲地被破壞、滅鼠藥的危害、鳥網等因素,其實一般的民眾還是對草鶚很陌生,甚至是不了解這種貓頭鷹,以為就跟普通的貓頭鷹一樣,當然一般的民眾根本不會清楚,然而很矛盾的,當媒體報導牠們出現的新聞,反而會引起民眾好奇,想一窺牠們的身影,更造成牠們更大的干擾,如果民眾可以捨去好奇心,那麼就不要只想湊熱鬧,應該是讓牠們安穩的生活在當地,當然草鶚己經被列入一級保育類,民眾如果傷害牠們就會觸犯野生動物保育法。不過,更重要的是希望民眾不要任意破壞牠們的棲息處所,以免瀕危的草鶚滅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太陽公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